![]() 日志正文
|
||
司马光酬永乐刘秘校(庚)四洞诗司马光酬永乐刘秘校(庚)四洞诗 王元明译 我这贫陋的居处很低很窄,无法躲避炎夏炽热的日光。 只好在地下挖一个深堂,很适合夏天时在这里乘凉。 宽的可以放下竹席一张,窄的唯能分三支之长。 芳草种在通往中庭的路上,嘉卉种在园子的四方。 哪里敢摆设筵席招待宾客,只是以让孩子们嬉游欢畅。 自己问自己从哪里取来此法,我也不知道前贤们果真谁有此方? 但不是像太古时期的子民,营造洞窟是为躲避严冬的寒(凉)冷。 也不是学那射(箭的)人,在石穴中专心致志把射技思量。(射人是个官名) 又不像沮(族)水和漆(族)水地區人的风俗(那样),挖造重窑学习西方夷族人。 又不像楚国的司马(那样)作地室,击(种)钟奏乐符合宴客仪方。 又不像郑伯(那样)为窟室,在峪以酒和酒滓苦度时光。 又不像越国王子(那样)隐居山穴,以免忧虎危伤。 又不像东晋张忠(那样)凿地为室,以形授徒在泰山高峰之上。 我羡慕的是於陵陈仲子,只想把小节守全,不存他想。 微小的洞穴足以安身,像蚯蚓那样,乾土也可填充饥肠。 用此养生法已经没有遗憾,除此之外还敢期望有何良方? 只希望皇上的恩泽能便施百姓,我乐享此味,放声歌唱。 哪里敢觉得身处泥途微贱,甘受高明人的嗤责诽谤。 哪敢期望清廉高尚之士,用雅颂之声将此歌唱? 这种困伤之境你本未尝过,我这井蛙之复哪能就此终场!一
最后修改于 2020-02-25 07:27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武汉29岁夏思思医生牺牲有感:
下一篇:泪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